雁汊泊船去,岸头闲访僧。
故人留少驻,俗子见何曾。
佛屋擎天柱,心光续命灯。
任渠狂到死,吾老慢腾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雁汊泊船去,岸头闲访僧。
故人留少驻,俗子见何曾。
佛屋擎天柱,心光续命灯。
任渠狂到死,吾老慢腾腾。
《题雁汊峰东林寺》是宋朝刘过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后期诗人。他的诗歌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见称。在文学创作方面,刘过与辛弃疾齐名,被誉为“辛派”诗人之一,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诗歌原文:《题雁汊峰东林寺》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雁汊泊船去,岩头间访僧。故人留少驻,俗子见何曾。佛屋擎天柱,心光续命灯。任渠狂到死,吾老慢腾腾。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首句“雁汊泊船去”设置了游历的背景,暗示着诗人此行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游览或参拜某地。接下来的几句中,“岩头间访僧”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偶遇僧人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佛屋擎天柱”和“心光续命灯”则分别象征了佛教中的高塔和灯火,传递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力量和希望。最后,“任渠狂到死,吾老慢腾腾”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豁达态度,以及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淡然接受。
《题雁汊峰东林寺》不仅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征,还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深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