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高塘庵

庵上木已拱,山前水可陂。
峥嵘晦翁字,突兀大参碑。
云叶孤飞白,乌群反哺慈。
伤心前辈尽,问道欲从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高塘庵》是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书高塘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还表达了对前辈的怀念以及对问道者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刘过(1140年—1206年),字改之,又字苍玉,号东山居士。他是一位杰出的宋代词人,也是一位多产的诗歌创作者。刘过的诗词作品以其豪放的风格著称,尤其在南宋时期,其词风影响深远。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宋代词坛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1. 诗作原文
    庵上木已拱,山前水可陂。峥嵘晦翁字,突兀大参碑。云叶孤飞白,乌群反哺慈。伤心前辈尽,问道欲从谁。

  2. 诗句赏析

  • “庵上木已拱,山前水可陂”:此句描绘了高塘庵周围的自然景观,强调了自然美景的和谐与宁静。
  • “峥嵘晦翁字,突兀大参碑”:通过对晦翁字和大参碑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之情。
  • “云叶孤飞白,乌群反哺慈”:通过自然界的景象,传达了对生命轮回和自然法则的深刻感悟。
  • “伤心前辈尽,问道欲从谁”:反映了作者对前辈先贤的无限感慨和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1. 历史背景
  • 《书高塘庵》的创作背景与刘过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作为一位词人,刘过曾在南宋末年担任官职,见证了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因此,在创作这首诗时,他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1. 文化意义
  • 《书高塘庵》不仅是刘过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除了以上内容,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了解历史背景:在学习《书高塘庵》时,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 欣赏文学特色:刘过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以豪放风格著称。学习《书高塘庵》时,可以欣赏到这种独特的文学风格。
  • 探索哲理意味:《书高塘庵》中的诗句富含哲理,如“云叶孤飞白,乌群反哺慈”等,这些句子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书高塘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不仅展现了刘过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前辈先贤的尊敬和对知识的渴望。这首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