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上木已拱,山前水可陂。
峥嵘晦翁字,突兀大参碑。
云叶孤飞白,乌群反哺慈。
伤心前辈尽,问道欲从谁。

【解析】

本诗为七言律诗。全诗以“书”字统领,从庵到寺再到云、乌,一气贯下,层层深入,意境浑然。诗人在写景时,又巧妙地融入了哲理的感悟:山前可陂,庵上之木已经拱起,可见山势之高;峥嵘晦翁之字,突兀大参之碑,可见其书法之劲;云叶之白,乌群之慈,可见其人之品。最后两句,作者表达了对前辈的无限哀思,也暗寓了自己的身世和感慨。

【答案】

注释:

庵 :寺庙

拱 :向上弯曲

陂 :水边

峥嵘 :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

晦翁之字:晦山的字(晦指晦翁,即晦山)

大参之碑:大参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碑镌刻在山上,所以叫大参之碑

孤飞白:形容云朵像鸟儿一样独自飞翔

反哺慈:比喻乌鸦的母亲哺育幼鸟

伤心前辈尽:悲痛地想到前辈都死光了

欲从谁:想要向谁请教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历高塘庵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庵上的树已长出新枝,山前的水波可以荡漾成陂,表现了高塘庵的景色优美;颔联用晦翁的字和大参的碑作为比喻来赞美高塘庵的书法之美和石刻之精;颈联用云和乌作为比喻,描绘出高塘庵周围的自然风光;尾联则通过感叹前辈的消逝,表达了自己对前辈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