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席汝明

得子固已晚,嗟予材滞顽。
义合乃朋友,不在疏密间。
江阔东风冷,梅披腊雪悭。
扁舟共春色,相约到淮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席汝明》是宋代诗人刘挚的作品,表达了对席汝明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其离去的不舍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刘挚,字萃老,东光人,家于东平,登嘉祜四年甲科,神宗朝累迁礼部侍郎。哲宗即位后,他历官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以观文殿学士罢知郓州。尽管在政治生涯中遭受贬谪,刘挚仍不失为一位文学大家,其诗歌作品《送席汝明》便是其中佳作之一。

  2.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诗中“义合乃朋友,不在疏密间”反映了刘挚对友情的看重,即使在政治风波中,他也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诗中“江阔东风冷,梅披腊雪悭”等句,描绘了一幅冬日江南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和惜别之情。

  3. 艺术特色:刘挚的诗歌风格豪迈而不失细腻,善于运用自然景物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送席汝明》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江阔东风冷,梅披腊雪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其次,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诗句中的每一句话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最后,这首诗还体现了刘挚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分离的时刻,他依然期待与友人的再次相聚。

  4. 主题思想:《送席汝明》的主题思想是关于友情与别离的。诗中“得子固已晚,嗟予材滞顽。义合乃朋友,不在疏密间。”表达了诗人对席汝明结识的时间较晚,但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的看法。同时,诗中的“江阔东风冷,梅披腊雪悭。扁舟共春色,相约到淮山。”则描绘了一幅分别时的场景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不舍以及对再会的期盼。

《送席汝明》不仅是一首表现作者对友情重视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作品。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对于友情这一主题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