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 碧山晴又湿

山色洗逾碧,昏明水墨成。
相看如许湿,政似不曾晴。
翠拂双蛾起,青如老眼横。
岭云才敛态,峡雨复多情。
瀑溅香炉紫,烟销石镜明。
乾坤翻覆顷,萝月吐深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景 碧山晴又湿”是宋代诗人刘辰翁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刘辰翁(约公元1236年—约公元1289年之间),字会孟,别号须溪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期文学家、史学家。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尤以词和散文见长,对元代文学有重大影响。
  2. 诗词原文:山色洗逾碧,昏明水墨成。相看如许湿,政似不曾晴。翠拂双蛾起,青如老眼横。岭云才敛态,峡雨复多情。瀑溅香炉紫,烟销石镜明。乾坤翻覆顷,萝月吐深更。
  3. 作品译文: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山色清澈得近乎透明,水面在光线变化下呈现出黑白分明的层次。诗人看着这湿润的山林,觉得它仿佛从未晴朗过一般。翠绿的植被轻轻拂动着双蛾,仿佛是在迎风而舞;青翠的颜色与老年的眼睛相似,充满了沧桑感。远处的山峦上云雾缭绕,仿佛刚刚收敛其姿态;峡谷中的雨水连绵不断,增添了不少情感色彩。瀑布的水花溅起,犹如紫色的香气洒满了整个香炉;烟雾消散后,石镜再次显现出了它的明亮。整个世界都在翻滚变幻中,而月亮则在夜幕中散发出更加深邃的光芒。

《春景 碧山晴又湿》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吸引了无数读者,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哲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