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威名闻四方,南床凛凛凝秋霜。
史君和气到瓯越,幕府初开夜飞雪。
颇闻此雪仍岁无,定知来随御史车。
黄堂洗印未多日,庆朝况此当悬弧。
明年丰登日可数,父老儿童争起舞。
迟明贺版拥谯门,试拾欢谣作诗语。
史君风度神仙人,相门出相宁非真。
妙龄两科谈笑得,晚趋严召依风云。
台端敢言奸听耸,至今谠论时传诵。
踏遍巫山十二峰,却寻春草池塘梦。
人传史君威棱棱,我知威爱元兼行。
苍髯如戟面如铁,惠养自有循良称。
高牙入境纷进谒,宾属庭趋公磬折。
民生共喜爱日温,吏行独畏春冰裂。
向来夔州妙筹边,夷蛮落胆皇灵宣。
还朝奏课居第一,夜半帝席为之前。
东嘉今为股肱郡,小试望之三辅近。
会循故事入三公,致君要使登尧舜。
东风未动春先回,梅花照眼歌筵开。
吏民合词颂难老,一笑千里传银杯。
佳儿恂恂授衣钵,玉树芝兰俱秀发。
江南世胄比长淮,更看云来萃簪笏。
平生知己今上天,敢复坐叹寒无毡。
巴言未足赞公寿,载诵峻极崧高篇。
王侍御寿诗
介绍
《王侍御寿诗》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首诗:
作者介绍:楼钥,字刚中,号烛之先生,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生平事迹丰富,不仅在政治舞台上有显著表现,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颇具成就。楼钥的创作风格独特,以文采斐然著称。《王侍御寿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歌原文:《王侍御寿诗》的原文如下:
史君威名闻四方,南床凛凛凝秋霜。
史君和气到瓯越,幕府初开夜飞雪。
颇闻此雪仍岁无,定知来随御史车。
黄堂洗印未多日,庆朝况此当悬弧。
明年丰登日可数,父老儿童争起舞。
迟明驾版拥谯门,试拾欢摇作诗语。诗句解析:首句“史君威名闻四方”,直接点明了主题人物——史君的威名远扬,其声望和影响力遍布四方。次句“南床凛凛凝秋霜”,则形容史君的风采如同秋日之霜,清冷而威严。接下来“史君和气到瓯越”,展现了史君的仁和之气,以及他的影响力能够扩散至遥远的地方。第三句“幕府初开夜飞雪”,通过夜晚的景象来隐喻史君的威望和权力,同时也暗示了其治理的高效和清明。第四句“颇闻此雪仍岁无”,表达了对于这一奇景是否真的每年都会发生的疑问,增加了诗句的神秘感和趣味性。第五句“定知来随御史车”,意味着这种罕见的景象将会随着史君的出行而出现。第六句“黄堂洗印未多日”,描绘了史君刚刚上任时的繁忙场景。第七句“庆朝况此当悬弧”,则是对史君未来成就的一种美好祝愿。第八句“明年丰登日可数”,预示着国家将迎来丰收的一年。第九句“父老儿童争起舞”,描绘了民众对史君到来的喜悦和欢迎。第十句“迟明驾版拥谯门”,形象地展示了史君到达的场景。最后一句“试拾欢摇作诗语”,则是诗人试图抓住这难得的瞬间,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
诗歌赏析:楼钥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赞美,更是对那个时代官场文化的反映。通过对史君的描写,楼钥传达了一种理想的政治风貌和社会秩序。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与人物形象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此外,楼钥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
写作背景:《王侍御寿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社会矛盾重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楼钥通过对史君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官场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此外,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楼钥在诗歌中融入了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政治立场,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或某个群体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评。
楼钥的《王侍御寿诗》不仅是一首赞美历史人物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也展示了楼钥深邃的文化素养和卓越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