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伯长

曾侯江南英,文章有家法。
坚壁仁义涂,势若太山压。
跫然过我语,如热得清箑。
为言行赴官,扁舟泛苕霅。
炙手公卿门,眼底端不乏。
吾人倘闻道,执圭同荷锸。
谓予言不信,捧盘与君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曾伯长》是宋代诗人谢逸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曾伯长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人生哲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他是宋抚州临川人,以诗文自娱,为黄庭坚所称赏。
  • 谢逸博学工文辞,从吕希哲学。他多次举进士不第,以诗文名世。
  1. 诗歌原文
  • “曾侯江南英,文章有家法”:这句表达了曾伯长在文化上的成就,如同江边的树木一样茁壮成长。
  • “堅壁仁义涂,勢若太山壓”:描绘了曾伯长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地位,如同泰山一般威严而稳固。
  • “跫然過我語,如熱得清箑”:通过“跫然过我语”这一形象比喻,展现了曾伯长的话语如同热风拂面,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1. 诗歌主题
  •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曾伯长的才华和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通过对曾伯长的赞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1. 文学价值
  • 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宋代诗词的艺术风貌。
  • 通过对曾伯长的赞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送曾伯长》不仅是一首赞美曾伯长才华与成就的诗作,也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贵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