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铙歌鼓吹曲 其六

邻之震,震于户。
戒登陴,彻守御。
神威掩至,不及拒。
沿楚以南,菁茅宿莽。
献于王吏,奉厥土。
天子有诏,侯西楚。
自南北东,皆我疆。
龙旗虎节,拜降王。
秦戈巩甲,期韬藏。
冕旒当中,垂衣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宋铙歌鼓吹曲 其六》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词的各个方面:

  1. 原文
  • 邻之震,震于户:周围的震动,如同在门扉之间响起。
  • 戒登陴,彻守御:告诫人们登城守卫,撤除了防守。
  • 神威掩至,不及拒:神灵的力量掩盖了敌人的到来,我们来不及抵抗。
  • 沿楚以南,菁茅宿莽:沿着楚国以南的地方,草莽中藏着献土。
  • 献于王吏,奉厥土:献上土地作为对君王的贡物。
  • 天子有诏,侯西楚:天子的命令下达,封赏了西部的土地。
  • 自南北东,皆我疆:从北到南,东到西,都是我们的疆域。
  • 龙旗虎节,拜降王:龙旗和虎节,向归降的王投降。
  • 秦戈巩甲,期韬藏:使用秦代的兵器,希望隐藏锋芒。
  • 冕旒当中,垂衣裳:冕旒(帝王头上所戴的冠饰)之中,穿着华丽的衣服。
  1. 译文
  • 周围的震动,如同在门扉之间响起。警告人们登城守卫,撤除了防守。神灵的力量掩盖了敌人的到来,我们来不及抵抗。沿着楚国南部的地方,草莽中藏着献土。献上土地作为对君王的贡物。天子的命令下达,封赏了西部的土地。从北到南,东到西,都是我们的疆域。龙旗和虎节,向归降的王投降。使用秦代的兵器,希望隐藏锋芒。冕旒之中,穿着华丽的衣服。
  1. 赏析
  •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状态。通过描述战乱、投降及国家统一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典故,如“龙旗虎节”象征着权威与力量,而“秦戈巩甲”则可能代表了军事防御。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深度的诗歌世界。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沿楚以南,菁茅宿莽”,不仅增添了诗作的艺术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感慨。

《宋铙歌鼓吹曲 其六》不仅展示了宋代的军事和政治风貌,也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及其文学作品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