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
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
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
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
此物宁足感,聊用助歌者。
但怀郢曲悲,岂计所知寡。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是宋代诗人谢翱的《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一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喜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谢翱是一位著名的南宋文人,他的诗作以情感真挚、风格豪放而著称。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可以追溯到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诗歌原文如下:
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
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
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
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
此物宁足感,聊用助歌者。
但怀郢曲悲,岂计所知寡。
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人在清晨时分,独自寻找着寒露凝结的树枝,没有采摘任何多余的枝条。随后,他看到风吹动西南方向的云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深情。此时,一位远方的客人来到缙州,赠予诗人一只古色古香的酒器——古盏斝。这个酒器上雕刻着精致的鸳鸯图案,颜色如同古代名贵的铜雀瓦一般。诗人将这盏酒放在郁金色的花蕾上,周围覆盖着青苔,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尽管这样珍贵的物品无法完全满足诗人的情感需求,他还是乐于借助它来抒发自己的悲歌。诗人最后感叹自己虽然知道的事物有限,但是内心的感受却非常丰富。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历史文献。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宋代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