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懒出门,未到辄复悔。
偶寻秋夕英,顾见石璀璀。
手斸松根苓,下有坟千载。
青山如葆羽,无人禁樵采。
狂歌呼曲生,悲往兴故在。
未卜遇浮丘,犹堪居畏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贫居懒出门,未到辄复悔。
偶寻秋夕英,顾见石璀璀。
手斸松根苓,下有坟千载。
青山如葆羽,无人禁樵采。
狂歌呼曲生,悲往兴故在。
未卜遇浮丘,犹堪居畏垒。
《九日集葆山寺得载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与友人相遇于山寺的情境,通过描绘景物和人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九月九日重阳节,天凉好个秋时节。
茱萸插满鬓边花,菊蕊轻摇金缕衣。
相逢一笑颜如玉,相知无年心自闲。
今日此中君与我,共话桑麻与渔樵。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友情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的”载字”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含义的探索。
关于“载”字的含义,有多种解读。一种观点认为,它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另一种观点认为,“载”字在这里指的是“装载”,象征着人生如同装在容器中的物品,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九日集葆山寺得载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诗篇,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友情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引发了对词语“载”的多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