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懒出门,未到辄复悔。
偶寻秋夕英,顾见石璀璀。
手斸松根苓,下有坟千载。
青山如葆羽,无人禁樵采。
狂歌呼曲生,悲往兴故在。
未卜遇浮丘,犹堪居畏垒。

【注释】

九日集葆山寺得载 九日:即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葆山:山名。

贫居懒出门 贫穷的居处,懒得出外。

未到辄复悔 走到半路又回来了。

偶寻秋夕英 偶然寻找秋天的野菊花。

顾见石璀璀 看见山上石头像珍珠一般发亮。

手斸松根苓 用手掘取松树底下的茯苓。

下有坟千载 下面是千年前坟墓。

青山如葆羽 青山就像羽毛一样。

无人禁樵采 没有人禁止砍柴。

狂歌呼曲生 纵情高歌。

悲往兴故在 悲伤过去的事情而兴起。

未卜遇浮丘 不知道会不会遇见仙人浮丘公。

犹堪居畏垒 还是可以居住在这个险峻的地方。

【赏析】

此诗作于重阳节时,作者与友人相约出游,但因天气炎热,未能成行,于是来到葆山寺游览,并写下这首诗。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受。

首句“贫居懒出门”,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接着三句“未到辄复悔”则描绘了诗人在半途而废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又回到了山林之中,开始欣赏眼前的美景。“青山如葆羽”,诗人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山峦苍翠、宛如羽毛一般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无人禁樵采”,诗人用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的喜爱之情,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最后两句,诗人又回到了现实,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未卜遇浮丘”,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犹堪居畏垒”,则表明了自己仍然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