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 其三 守岁

于菟绝绳去,顾兔追龙蛇。
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
嗟我地上人,岂复奈尔何。
未去不自闲,将去乃喧哗。
天上驱兽官,为君肯停檛。
鲁阳挥长戈,日车果再斜。
酾酒劝尔醉,期尔暂蹉跎。
偕醉遣尔去,寿考自足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守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尤其在春节期间尤为显著。这个节日源自古代对时间流逝的敬畏,以及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在古代文学中,守岁的主题经常被用来表达对家人、亲人或故人的思念。

《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是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之一,其中第三首《守岁》描绘了作者在春节期间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人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以下是《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 其三 守岁》的节选:

去年今夜见,今年昨夜同。
明年今夕此,何处不相逢!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守岁经历,诗人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待与喜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可能失去联系的恐惧。

苏轼的这首作品展现了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考。在传统文化中,守岁不仅仅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更是一种家庭团聚、亲情交流的时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