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

骏马七尺行冯冯,晓出射兽霜为冰。
荻园斫尽有枯蘖,束茅吹火初如灯。
乍分乍合势开展,苍烟被野风腾腾。
黄狐惊顾啸俦侣,飞鸟先起如苍蝇。
须臾立旆布行伍,有似修蟒横冈陵。
苍鹰猛兽出前后,缺处已挂黄麻罾。
回风忽作火力怒,平地一卷无疆塍。
商辛不出抱宝死,曹瞒逸去燋其肱。
投身误喜脱灰烬,闯首旋已遭侵凌。
何人上马气吞虎,狐帽压耳皮蒙膺。
开弓徐射叠双兔,拥马欢叫惊未曾。
举鞭一麾百夫进,击鼓再发箭举掤。
去如飞虻中如电,获若雨兽膏流渑。
肉分麾下饱壮士,皮与公子留缣缯。
纵横分裂惠村坞,尚有磊落载后乘。
吾兄善射久无敌,是日敛手称不能。
凭鞍纵马聊自适,酒后醉语谁能应。
健儿击搏信可乐,主将雄猛今谁胜。
胸中森列万貔虎,嗟世但以文儒称。
安得强弓傅长箭,使射蔽日垂天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狩猎场景,通过具体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狩猎活动的紧张和刺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下面是对其内容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骏马七尺行冯冯,晓出射兽霜为冰。
    荻园斫尽有枯枿,束茅吹火初如灯。
    乍分乍合势开展,苍烟被野风腾腾。
    黄狐惊顾啸俦侣,飞鸟先起如苍鹰。
    须臾立旗布行伍,有似修蟒横冈陵。
    苍鹰猛犬出前后,缺处已挂黄麻罾。
    回风忽作火力怒,平地一卷无疆塍。
    商辛不出抱宝死,曹瞒逸去燋其肱。
    投身误喜脱灰烬,闯首旋已遭侵凌。
    何人上马气吞虎,狐帽压耳皮蒙膺。
    开弓徐射叠双兔,拥马欢叫惊未曾。
    举鞭一麾百夫进,击鼓再发箭启棚。
    去如飞虫中如电,获若两兽膏流渑。
    肉分麾下饱壮士,皮与公子留缣缯。
    纵横分裂惠村坞,尚有磊落载后乘。
    吾兄善射久无敌,是日敛手称不能。
    凭鞍纵马聊自适,酒后醉语谁能应。
    健儿击搏信可乐,主将雄猛今谁胜。

  2. 诗歌翻译: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狩猎活动的场景。在清晨,一位骑士骑着健壮的骏马出发进行狩猎,天气寒冷到了霜冻的程度。他来到一个芦苇丛生的园地,用斧头砍掉了所有的枯草,点燃了篝火。接着,他开始准备弓箭,等待猎物的出现。突然,一阵风吹过,火光熊熊燃烧起来,整个田野都被火光覆盖。猎人发现了一只黄狐,他立刻射出了弓箭,成功地捕获了它。然后,他又发现了一群飞鸟,他再次拉弓射击,又一次获得了胜利。最后,他带着猎物回到了营地,受到了众人的称赞和尊敬。

  3.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狩猎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英勇、智慧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狩猎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可能曾在某个狩猎园地进行过狩猎活动。因此,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狩猎经历的回忆或描述。同时,这首诗也可能是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或者是受到其他诗歌作品的影响而创作的。

  5.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6月24日—1112年8月2日),字子由,世称“苏子”,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外交家,苏洵之子。他是苏轼之弟、苏辙兄长。苏辙少年时即能文,学于其父苏洵。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曾历任多地知州、郡守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辞官退居颍川(今河南许昌)。元祐元年(1086年),任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元祐八年(1093年),去世。《宋史》记载:“辙为人温良谦谨好学深思,以文为乐。”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是一首描绘古代狩猎活动的经典之作。通过对狩猎过程中的细节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英勇精神。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