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叶守端阳日湖上宴集

谬玷英髦齿故乡,西溪云日晓苍凉。
樽倾北海佳辰至,乐入熏风昼漏长。
未放巾车陶令去,且容拓戟少陵狂。
他时傥与安昌客,还许门生到后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叶守端阳日湖上宴集》是宋代诗人苏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端午节湖上宴集时的愉悦心情。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苏过,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是苏轼之子,因其文才和书画成就,被后世誉为“小坡”。苏过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他在父亲苏轼贬谪岭南期间,一直跟随左右,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2. 诗歌原文:《次韵叶守端阳日湖上宴集》的原文如下:谬玷英髦齿故乡,西溪云日晓苍凉。樽倾北海佳辰至,乐入熏风昼漏长。未放巾车陶令去,且容拓戟少陵狂。他时傥与安昌客,还许门生到后堂。

  3. 诗歌内容:该诗以端午节湖上宴会为背景,描绘了节日氛围下的文人雅集。首句“谬玷英髦齿故乡”,通过自谦之语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接下来的诗句中提及“西溪云日晓苍凉”,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景,增添了宴会的自然意境。“樽倾北海佳辰至,乐入熏风昼漏长”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与友同乐的幸福感受。最后一句“他时傥与安昌客,还许门生到后堂”寄寓了对未来相聚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门生的关怀与期望。

  4.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当时文人墨客常常在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举行聚会,以此来庆祝佳节并抒发个人情感。苏过作为苏轼之子,他的诗歌创作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这首诗也不例外地融入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志趣。此外,宋代文化对于文人雅集极为重视,这也为苏过此类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次韵叶守端阳日湖上宴集》不仅是一首描写端午节湖上宴会的诗歌,更通过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风情及其时代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苏过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