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庐不知暑,心闲自清凉。
醉乡岂难入,不假陶令觞。
白发我摧朽,青云子轩昂。
溪山会先往,簪组未汝忘。
和毋仲山雨后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毋仲山雨后·其五》是宋代诗人苏过的作品。
苏过,字子由,号东武居士,他是苏轼的侄子,与苏轼、苏辙并称“三苏”,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高远而著称。《和毋仲山雨后·其五》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从诗句本身来看,“吾庐不知暑,心闲自清凉”传达了诗人居住的地方没有暑热,心灵因此感到宁静清爽;“醉乡岂难入,不假陶令觞”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表明诗人能够轻易地进入一种无忧无虑的醉乡境界。这种描述不仅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描绘,更是一种心境的体现,即通过与自然的交流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苏过的这首诗还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白发我摧朽,青云子轩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尽管岁月流逝,白发渐生,但志向依然高远,有如青云直上之势。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淡然看待,对个人抱负的坚持不懈,正是苏过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诗中的“溪山会先往,簪组未汝忘”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之乐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它传递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安宁,同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和毋仲山雨后·其五》不仅是苏过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四句诗的分析可见,苏过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