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琴何必弦,便晓琴中趣。 学道何所得,知迷即真悟。 尝观指非月,要似足忘屦。 归吾无所归,兹焉定归处。
《和毋仲山雨后·其四》是苏过创作的一首宋诗。
苏过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琴道的理解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他试图寻找生命的意义与归宿。
【注释】 和毋仲山:即毋仲山人,唐代道士。《全唐诗外篇补遗》卷二载:“《和毋仲山雨后其四》,唐毋仲山诗。‘能琴何必弦’,见《庄子·养生主》。”雨后:即雨霁,雨后天晴。 其四:指这首诗的第四句。 “能琴”三句:意思是说,弹琴的人不一定要用弦,只要懂得琴的趣味,就已领会了其中的奥妙。 “学道”三句:意思是说,学习道教没有一定的目的,知道迷惑就会真正地悟道。 “尝观”三句:意思是说,曾经观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