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却本来面目,个个日南长至。
先祖时节苦临,处处笙歌乐醉。
也参禅,亦详义,也贫穷,亦富贵。
蒙头塞耳有谁知,大地茫茫没巴鼻。
智悲同运,野店横溪。
头头物物,实理希奇。
悟本谁悟,迷是谁迷。
家家观世音,户户礼牟尼。
亨老总不知,都料斫木底。
不因这三门,如何在这里。
老师本无节,世间如梦寐。
我今梦中说,说者觉如义。
若有未觉者,好盖令饱睡。
等待睡惺时,自己难回避。
恐彼少盐醋,米面并豆豉。
我击木童儿,汝定知来意。
每人与一饱,大家要了利。
冬日莫更歇,腊尽相将至。
如人各上山,努力争先势。
时节莫瞒心,早归欢喜地。
坚个弥勒楼,露出真慈氏。
了知生死即涅槃,自性如空包天地。
试问空空空不知,不知知处法不二。
偈颂三十首 其十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三十首 其十七》是宋代释印肃的作品。
《偈颂三十首》是由释印肃所著的一组诗。这组作品主要表达了释印肃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个人感悟。《偈颂三十首 其十七》作为其中的一篇,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文字,传达了释印肃对于生活、修行和宇宙万物的独到见解。其中,“失却本来面目,个个日南长至;先祖时节苦临,处处笙歌乐醉”等句,展现了释印肃深邃的思想。
从文学价值来看,《偈颂三十首 其十七》不仅体现了释印肃深厚的佛学造诣,更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将佛学哲理融入到日常语言之中,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这种融合也体现了释印肃在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之间找到的平衡点。
《偈颂三十首 其十七》不仅是释印肃对佛教教义的深刻诠释,也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宋代诗词的风采,还能进一步理解释印肃的佛学思想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