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同受用此且富贵,不妨普庵一穴真风水。
乾坤巽,本无位。
二十四向绝遮栏,非舌头人云心地。
也无贱,也无贵,眼耳鼻舌通身意。
无限山人不识龙,从前总是虚劳费。
千峰万峰连不断,左右逢源无别水。
荣华富贵几遭埋,益子荫孙无变己。
蓦直下,无忌讳,司马头陀没意智。
随机设化谩留名,个个趁獐失即麂。
更迷己,寒静清明争挂纸。
岂知空界现圆融,不顾浅深捞水底。
偈颂十四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十四首 其二》是宋代僧人释宗杲的作品。释宗杲,俗姓奚,字昙晦,是临济宗僧人,被奉为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他的生平和贡献在佛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偈颂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开人眼,闭人眼。一手推,一手挽。不是三要三玄,亦作四种料拣。毕竟是个甚么,云峰辊毬,睦州担板”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想。这种表述方式,不仅让普通人能够理解其意,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是研究的重要方面。释宗杲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禅宗僧人,还积极参与回应儒家辟佛的工作,这一历史使命使他的思想更加深邃和丰富。这些背景信息不仅有助于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动机,还能更深入地理解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偈颂十四首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一幅展现宋代禅宗哲学思想的画卷,更是一次对生命、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深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