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处移场定是非,顽心全不改毫釐。
胡言汉语凭谁会,铁额铜头也皱眉。
颂古六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六首 其一》是宋代僧人释宗杲所作的偈颂。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释宗杲,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他于十七岁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学,后得其真传,去之谒准湛堂。
诗歌原文: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全不顾。只因闹市里等人,被人唤作破落户。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忘却来时路。稽首弥勒世尊,得与么宽肠大肚。担柴卖火村里汉,舌本澜翻不奈何。自道来时元没口,却能平地起风波。即心即佛莫妄求,非心非佛休别讨。红炉焰上雪花飞,一点清凉除热恼。蓦口一桡玄路绝,药山之道始流传。离钩三寸无消息,觉海说乘般若船。俱胝一指头,吃饭饱方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何必不必,绵绵密密,觌面当机。有人续得末后句,许你亲见二尊宿。
主题思想:此诗反映了释宗杲对于世俗生活和修行态度的一种独特见解。他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物质追求的淡然和对精神修行的重视,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悟性的觉醒。
文学手法: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三百威仪”“八千细行”等,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红炉焰上雪花飞”、“蓦口一桡玄路绝”,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颂古六首 其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更在宗教哲学层面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它不仅是宋代佛教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