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一曲重新举。
唱寡兮和稀,韵高兮调古。
堪悲堪笑老东山,谩说豆子山前打瓦鼓。
偈颂七十六首 其七十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七十六首 其七十六》是宋朝时期释师范所作的一首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二月复二月,韶光尚可留。
雪消深涧底,花发旧枝头。作者介绍:
释师范(1179-1249),字师范,号无准,四川梓潼(今绵州梓潼县治)人。生于九岁就阴平道钦出家,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受具足戒。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于成都正法寺坐夏。年二十投育王山秀岩师瑞。时育王山有佛照德光(宋代临济宗大慧派僧人)居东庵,空叟宗印分坐,法席人物之盛,为东南第一。诗意解析:
- 意境描绘:《偈颂七十六首 其七十六》通过“二月复二月,韶光尚可留”两句展现了春天景色的美好。诗人通过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引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流转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
- 禅意表达:在诗的后两句“雪消深涧底,花发旧枝头”,诗人通过对冰雪消融和花朵绽放的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回归本真的禅意。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洞察力,也体现了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 鉴赏评价:
《偈颂七十六首 其七十六》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宋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禅理的探讨,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修行的体现,也是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偈颂七十六首 其七十六》不仅展示了释师范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诗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