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三十六

四月二十五,久晴忽尔雨。
竺士大仙心,东西密相付。
这个犹是时节因缘,未是衲僧门下消息。
北山老大虫,咬杀南山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一首偈颂,以自然现象为引,寓含深意。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释宗杲,号云门寺,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禅宗大师,他的诗歌多以佛教哲理和自然景观为主题。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对世间万物随缘而变的哲思。
  2. 原文节选:此部分内容主要描绘了春末时节天气的变化,即“四月二十五,久晴忽尔雨”。通过这一变化,诗人表达了世间万物随缘而变的观点,暗示着世间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3. 艺术手法:这首偈颂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四季变换、云雨无常等自然现象人格化,使之具有了情感和生命,从而使得诗歌更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引导读者思考世间万物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从而达到了引人深思的效果。
  4. 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中,自然现象经常被赋予深刻的寓意。释宗杲通过这首偈颂,传达了顺应自然、无求于天的佛家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释宗杲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三十六》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传达了顺应自然、无求于心的佛家思想。这首诗不仅是释宗杲个人修行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的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