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八

十方法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
只凭此口与舌头,祝吾君寿无间歇。
亿万斯年注福源,如海滉漾永不竭。
师子窟内产狻猊,鸑鷟定出丹山穴。
为瑞为祥遍九垓,草木昆虫尽欢悦。
稽首不可思议事,喻若众星拱明月。
故今宣畅妙伽陀,第一义中真实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是释宗杲禅师所作的一组诗歌,其中“其一百八”指的是其中的第八十一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宗杲(1089年~1163年),俗姓奚,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人,南宋时期临济宗僧人。他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在南北宋朝交替之际,宗杲倡导儒佛融合,并回应了儒家关于辟佛的观点。他不仅是南北宋两朝僧人与儒学之间联系的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2. 作品原文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隔山人唱鹧鸪词,错认胡笳十八拍。
  3. 作品赏析
  • 主题思想:宗杲的诗歌通常以禅宗的思想为核心,探讨人生的真谛和修行的重要性。通过这些诗作,宗杲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观念,强调内心的觉悟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 艺术风格:宗杲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能够引人深思。他的诗歌常常采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 读者反响:尽管宗杲的诗歌在当时并未广为流传,但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文人对他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作品是研究宋代禅宗思想的珍贵资料。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中的第一百二十一篇《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百八》是南宋时期的一首重要禅诗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释宗杲作为临济宗僧人的深厚修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思想的重视和接纳。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禅宗的历史背景,还能深入理解禅宗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