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法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
只凭此口与舌头,祝吾君寿无间歇。
亿万斯年注福源,如海滉漾永不竭。
师子窟内产狻猊,鸑鷟定出丹山穴。
为瑞为祥遍九垓,草木昆虫尽欢悦。
稽首不可思议事,喻若众星拱明月。
故今宣畅妙伽陀,第一义中真实说。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其内容主要探讨了佛教中法界与个体的关系,并通过对佛祖的祝愿来表达了对佛陀的尊敬和信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1. 译文(逐句翻译)
- 十方法界至人口:在十方世界里,法界无处不在,它就像我们口中的舌头一样无处不在。
- 法界所有即其舌:法界(佛法)就是通过我们的舌头来表达和传播的。
- 只凭此口与舌头:仅凭我们的口和舌头,就能传达出佛陀的智慧和教义。
- 祝吾君寿无间歇:祝愿您的寿命无穷无尽,永远不停止。
- 亿万斯年注福源:愿亿万年的时间都充满福气和恩泽。
- 如海滉漾永不竭:如同大海那样波涛滚滚,永远都不会枯竭。
- 师子窟内产狻猊:在师子窟(一个佛教圣地)内诞生了狻猊兽。
- 鸑鷟定出丹山穴:凤凰或鸾鸟必定会从丹山洞穴中孵化。
- 为瑞为祥遍九垓:这些吉祥之物遍布整个宇宙。
- 草木昆虫尽欢悦:所有的花草树木、昆虫都充满了喜悦。
- 稽首不可思议事:我们对这些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事情表示深深的敬意。
- 喻若众星拱明月:这些事物就像众星环绕着明亮的月亮一样。
- 故今宣畅妙伽陀:因此今天我要讲述这个美妙的法门,即《妙法莲华经》。
- 第一义中真实说:这是《妙法莲华经》中最根本的教义,也就是真正的佛法。
2. 注释与赏析
a. 法界与个体关系
“十方法界至人口”指的是佛教中的法界无处不在,存在于一切存在之中。在这里,”法界”可以理解为佛法,即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口与舌头”则象征着人的言说和表达能力,它们共同构成了佛法的传播途径。
b. 祝福与敬仰
“祝吾君寿无间歇”是对君主(可能是佛祖)的一种祝愿,希望他的生命无限延续。这里的“吾君”可能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因为佛祖被信徒尊称为“吾主”。
c. 宇宙间的吉祥物象征
“亿万斯年注福源”指的是无尽的岁月都充满了幸福和恩泽。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人们对永恒和平乐生活的向往。
d. 佛教圣地的象征
“师子窟内产狻猊”中的“师子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印度。狻猊是一种神话中的神兽,这里用来比喻佛法的力量和神秘性。
e. 自然与宗教的结合
“鸑鷟定出丹山穴”中的鸑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通常与仙境联系在一起。这里的“丹山穴”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岛之一,代表着神仙居住的地方。这种描述反映了佛教与道教等其他宗教文化的融合。
f. 敬仰与崇拜
“为瑞为祥遍九垓”中的“瑞祥”指的是吉祥、幸运的事物,这些事物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这里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界和神灵的敬仰之情。
g. 语言的魔力
“草木昆虫尽欢悦”这句话强调了语言和表达的力量。无论是草木还是昆虫,都能通过语言得到欢乐和满足。这反映了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h. 敬仰与尊重
“稽首不可思议事”中的“稽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恭敬和虔诚的态度。这里的“不可思议的事”指的是那些令人敬畏且难以理解的事物,如佛陀的教诲和智慧。
i. 敬仰与信仰
“喻若众星拱明月”将佛陀比喻成照亮宇宙的明灯,周围的众生如同众星围绕月亮一样。这里强调了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如何引导众生走向光明的道路。
j. 传承与弘扬
“故今宣畅妙伽陀”中的“宣畅”意味着广泛地传播和弘扬佛法。这里的“妙伽陀”指的是《妙法莲华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这句话表明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佛法。
k. 第一义中的真实说
“第一义中真实说”中的“第一义”指的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道理。这里的“真实说”指的是佛陀所传达的佛法本身。这句话强调了佛法是最真实、最可靠的真理。
这首偈颂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入解读和艺术化表达,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和深远影响。它不仅仅是对佛陀的赞美和敬仰,更是对生命、宇宙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探讨。这种表达方式既具有宗教色彩又具有文学价值,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佛教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