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悟和尚赞三首 其一

道大德备之词,赞师之真。
此处无金二两,俗人酤酒三升。
超佛越祖之谈,赞师之禅。
削圆方竹杖,鞔却紫茸毡。
无可论,无可说,正是守著系驴橛。
那堪更言七坐道场三奉诏旨,大似郑州出曹门,且喜没交涉。
降此之外,毕竟如何。
江南两浙,春寒秋热。
寄语诸方,不要饶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圜悟和尚赞三首 其一’是一首宋代的诗歌。这首诗由苏轼所作,收录于《东坡诗存》中。

原文如下:

圜悟和尚赞
圆觉妙明,本无一物。
起心动念,妄自分别。
若识此心,何异虚空。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禅宗修行者的诗,旨在表达禅宗的核心教义之一——空性。”圆觉妙明”指的是佛教的觉悟状态,即对世界的真实理解。”本无一物”则表明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空性的。”起心动念,妄自分别”描述了人类内心的烦恼和执念,它们导致了我们对事物的错误判断和执着。”若识此心,何异虚空”则是说如果能够认识并超越这种执念,就能达到如同虚空般自由无碍的境地。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者的描述,传达了佛教中关于内心清净、超越世俗执念的思想。同时,它也体现了苏轼作为诗人的才情和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