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

西湖湖水清可𣂏,孤山山人瘦有馀。
梅花五更清夜梦,周易一卷前身书。
经年竹户与僧语,僧房绕湖三百区。
客来放鹤未忍去,更为修竹聊须臾。
衡山道士古须发,苦语不似公肤腴。
芙蓉为裳月为佩,荷芰结屋游龙车。
朝驰八纮莫四极,上挈太古中唐虞。
子房自是赤松后,渊明初无彭泽趋。
平生自谓公不死,意不一见成空虚。
买舟今夕定不寐,直恐长啸来清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是宋朝诗人释宝昙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的作者为释宝昙,他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
  2. 原文内容:西湖湖水清可𣂏,孤山山人瘦有馀。梅花五更清夜梦,周易一卷前身书。经年竹户与僧语,僧房绕湖三百区。客来放鹤未忍去,更为修竹聊须臾。衡山道士古须发,苦语不似公肤腴。芙蓉为裳月为佩,荷芰结屋游龙车。朝驰八纮莫四极,上挈太古中唐虞。子房自是赤松后,渊明初无彭泽趋。
  3. 诗作风格:释宝昙的诗作通常具有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趣的特点,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山水之美以及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悟和修行,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4. 艺术特点: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如“瘦有馀”形容孤山山人的体貌特征,“五更清夜梦”则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心境变化,这些都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个人修为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背景下文人的生活态度及其审美情趣,同时对宋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