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漠人烟外,禅居静趣多。
山遥天接树,江阔日生波。
鸣橹时邻响,征车旧绝过。
清风数声磬,应不入渔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渺漠人烟外,禅居静趣多。
山遥天接树,江阔日生波。
鸣橹时邻响,征车旧绝过。
清风数声磬,应不入渔歌。
探寻宋代诗词之美——《京口僧院》
京口僧院,一首由宋代理学家释尚能所作,以其淡泊超脱的意境和深邃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幽深的佛教禅居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表达。
诗中“渺漠人烟外,禅居静趣多”,描绘了一个远离红尘、与世隔绝的清幽世界。诗人通过“山遥天接树,江阔日生波”两句,不仅形象地刻画了自然景色,更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的追求。诗中的禅意深远,引人深思。
在赏析《京口僧院》时,不难发现诗人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境界。诗中不仅有山川的壮美,更有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感慨。如“清风数声磬,应不入渔歌”,更是以宁静之境映衬出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作为文学作品,《京口僧院》不仅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它让我们在繁忙和喧嚣之外,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提醒我们即使在纷扰的世界中,也能找到一处静谧之所。
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他们倡导的是一种简约而不失深度的生活态度,一种在喧嚣中寻求宁静的心灵追求。这种追求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