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其十九

青山一坐万缘休,努力应须与古俦。
散诞襟怀因绝趣,消疏活计为无求。
花明小砌和春月,松暗前轩带雨秋。
景像自开还自合,怡然何必更忘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哲理内涵而广受赞誉。山居诗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均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赞美。

从创作背景来看,《翠微山居诗》是贯休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人生短暂无常的认识。这种对自然美的描绘不仅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感,更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映射人生的变迁,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关于主题思想,《山居诗 其十九》通过对自然界的变化进行描绘,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纯洁的思想。其中“露滴红兰玉满畦”一句,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动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

从艺术特色方面来看,此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直达人心。诗句如“不信但看桃李树,花开能得几时红”,以桃花易逝为喻,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此外,诗中的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

从历史价值来看,山居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于研究唐代的社会风貌、文化背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而且在思想上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居诗 其十九》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高超的艺术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了解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还能从中汲取对生活、自然的感悟与启示,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