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 其十六

有酒方开颜,无肉不举箸。
颠倒自戕贼,拟将血肉补。
弃却囊中金,反收路傍土。
不见富贵家,未死神先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寒山寺·其十六》出自宋朝释怀深之手,这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和生命感悟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隐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哲学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释怀深(约公元1113年—公元1156年),宋僧。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
  1. 诗词原文
    有酒方开颜,无肉不举箸。颠倒自戕贼,拟将血肉补。弃却囊中金,反收路傍土。

  2. 作品鉴赏

  •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不见富贵家,未死神先去”表达了富贵荣华终将消散,而生命本身是短暂且有限的。诗人倡导珍惜当下,及时享乐的生活态度。
  • 艺术手法:采用直白质朴的语言来表现深刻的主题,使得整首诗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哲理性。此外,诗中的对比(有酒与无肉)和讽刺(拟将血肉补与反收路傍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生活的无常。

《拟寒山寺·其十六》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邃哲理的人生指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真正的快乐,并珍惜眼前的一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