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三首 其三

东山送人只一句,才拟钦承喝出去。
而今更向纸上求,大似因鹰拿死兔。
猷禅猷禅知不知,坚坐守之无了时。
趁取西风霜未落,泐潭百丈在江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到的“送僧三首 其三”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多。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波。  

2. 作者简介与诗歌背景

  • 王维(701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又号摩诃迦罗卫国如来。他的诗歌以山水画著称,被誉为“诗中有画”。
  • 《送僧三首》: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描述了送别僧人的情景,表达了对行者的祝福和不舍之情。
  • 荆溪白石出:荆溪是指一条小河的名字,而白石则指白色的石头。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石头作为佛教的象征,因此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寺庙或者与寺庙相关的场景。
  • 天寒红叶多:这里的“天寒”指的是天气寒冷,而“红叶多”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可能是在描写季节变换时,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
  • 山路元无雨:这句诗表明在这条路上几乎不曾下过雨,可能是为了强调旅途的顺利和宁静。
  • 空翠湿人波:空翠指的是山间清新的空气,它湿润了行者的衣服,使得他的衣服像波浪一样波动。这可能是在形容山路的景色以及行者行走时的感受。

3.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运用了“白石”和“红叶”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季节变化和自然环境之美。
  • 在表达情感方面,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对离别的不舍和对行者的美好祝愿。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送僧三首 其三”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