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威仪 其八

卧,鼻息雷鸣撼邻座。
忽翻身,铁蛇横大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威仪》是一首宋代的诗歌,作者为释慧空。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日常生活中遵循的仪则和修行心路历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内容:

  1. 作者介绍
  • 释慧空:此诗的作者释慧空,生活在宋代,是一位佛教僧侣。据传他精通佛门戒律,并有丰富的修行经验。
  • 四威仪:在佛教中,“四威仪”指的是行者应遵循的四大行为准则,即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这些准则旨在引导修行者在生活中保持清净与庄严。
  1. 诗歌原文
  • 卧,鼻息雷鸣撼邻座。忽翻身,铁蛇横大道。
  • 行,日午归来打八更。荒草里,结舌话无生。
  • 山中坐,静看空花堕。问何为,待结团栾果。
  • 四威仪(其一)、山中坐、静看空花堕、问何为、待结团栾果、四威仪(其二)
  1. 诗歌赏析
  • 生活化的场景:此诗通过描写修行者的日常起居,展示了其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和修行的心路历程。从“卧”到“行”,再到“坐”及“卧”,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内心的变化和思考,反映了修行者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体验。
  • 修行的体悟: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出修行者对于修行过程中苦与乐的认识。无论是在静坐时感受自然之声,还是行走时观察世间万象,修行者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念,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 哲理的传达:通过对修行者日常行为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在忙碌而又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心灵的宁静和解脱。这不仅是对修行者自身修行的记录,也是对广大读者的一种启发和引导。

《四威仪》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记录了一位修行者在平凡生活中的修行过程和心得体会。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重要的修行理念,即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通过调摄心念以达到心灵上的解脱和平静。对于当代人来说,这首诗不仅能够带来思想上的启迪,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