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吴

无心学隐沦,此去向吴津。
千古是非地,一灯烟雨村。
烽尘连楚戍,榆柳隔淮春。
别后新吟句,何人可共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人之吴》是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通过简洁的言辞传达了深厚的情感,更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苏州的独特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诗题含义
  • “吴”:在古代汉语中,“吴”指的是今天的江苏省和上海市一带,这里以“吴”代指江南地区,即今天的江浙一带。
  • “送人游吴”:这里的“送人”指的是诗人向朋友告别,而“游吴”则表示朋友将要前往吴地(即现在的苏州)进行游览。因此,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并祝愿友人旅途愉快、生活幸福的作品。
  1. 诗歌内容
  • 开头:“吴国古宫闲地少”,这句话描绘了苏州古城的古老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 中间部分:“水港小桥多”,这句诗进一步展现了苏州的水乡特色,小桥流水是苏州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诗人用“多”字表现了这种景观的普遍和常见,给人以美的享受。
  • 结尾:“料想离人到江岸”,这里的“料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到来的期待,而“离人”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诗人正在送别即将离开的朋友。
  • 尾联赠言:“莫作长安行路难”,这是诗人对友人的临别赠言,意在鼓励友人在新的岗位上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1. 艺术特色
  • 意象选择:《送人之吴》中的意象选择极具特色,如“古宫”、“水港”、“小桥”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苏州的历史风貌和自然景观,还蕴含了深深的文化意味。
  • 语言风格:杜荀鹤的诗歌语言简练、含蓄,这首诗更是体现了其一贯的风格,通过对苏州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 情感渲染: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渲染出了一种别离的氛围,同时又不失温暖和希望,使得这首诗既有情感的温度,又有艺术的高度。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杜荀鹤通过对苏州的描述,不仅赞美了当地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氛围。
  • 情感共鸣: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也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文学作品。它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感,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送人之吴》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示了唐代诗人杜荀鹤对苏州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的精彩描绘。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读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