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夫咏

有叟匿姓名,自号为潜夫。
潜身在云泉,潜心入虚无。
身心俱已潜,质直反若谕。
智者谓之智,愚者谓之愚。
愚智自彼异,潜夫未曾殊。
陶陶乐天和,任性何曾拘。
宗儒述孟轲,好道注阴符。
虚堂踞高台,往往谈浮图。
漫衍虽无家,大方贵无隅。
俗人每侧目,订之为狂徒。
素隐而行怪,执政宜先诛。
天公既保全,幸得存微躯。
冲雪登高山,乘月泛平湖。
性灵敌云闲,形骸类松枯。
何以免饥寒,认得衣中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潜夫咏》是由释智圆所创作,一首蕴含深意的古诗。释智圆,字无外,别号潜夫、中庸子,是宋初天台宗山外派的重要诗文僧。他的生平和作品都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释智圆隐居于风景秀丽的钱塘西湖孤山,以诗酒自娱,其作品多表现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他在作品中常通过隐逸生活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对纷扰尘世的超然态度。

《潜夫咏》中的诗句“有叟匿姓名,自号为潜夫。潜身在云泉,潜心入虚无。”生动描绘了诗人遁入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形象。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生活哲学的写照,也是宋代文人普遍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倡导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释智圆在这首诗中还表达了对于智者与愚者之间差异的看法。他认为,智者和愚者的区别并不在于他们的智慧或愚昧,而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这种观点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真诚,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摇。这不仅是对个体心灵的一种抚慰,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

《潜夫咏》不仅反映了释智圆个人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态度,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背景下的文人生活及其精神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追求心灵自由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