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十三首 其十五

打鼓槌锣竞上竿,几人平地足心酸。
七峰有个安身法,袖手无言冷处看。
看即易,上即难。
搭索上横身,刹竿上斗走。
蓦忽转身,打个筋斗。
佛祖当场,各出标手。
微笑因拈华,一时成漏逗。
洞山麻三斤,云门乾屎橛。
德山入门棒,临济入门喝,阳焰何曾止得渴。
衲僧别有条章,今日对众分雪。
珠称夜光,剑号巨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九十三首其十五》是一首宋代诗人释梵琮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释梵琮:宋释梵琮,此诗可能是他的作品。
  • 生平与时代背景:宋代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在此时期留下了丰富的诗歌作品。释梵琮作为当时的僧侣,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思想、哲学观念以及个人修行的体验。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打鼓槌锣竞上竿,几人平地足心酸。七峰有个安身法,袖手无言冷处看。看即易,上即难。搭索上横身,刹竿上斗走。蓦忽转身,打个筋斗。”
  • 译文:在热闹非凡的鼓声中,人们争相攀爬高竿,但很少有人能在平地上站稳脚跟。有一个地方,山峰连绵七峰,那里的人找到了真正的安身之所,他们静坐不动,看着世事变迁。看到简单的事情容易,但要真正达到那个境界却很难。他们像绳索般横在身体两侧,像竿子般站立,突然间转身,一个筋斗翻出……
  1. 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世俗世界的忙碌和内心的平静,表达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纷扰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揭示了人们对于简单生活状态的追求。
  • 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日常动作的描述,传达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如“打鼓槌锣竞上竿”和“几人平地足心酸”等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于名利追逐的内心体验,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逐可能带来的空虚和无力感。
  1. 文学价值
  • 禅宗思想体现:从诗句“七峰有个安身法”可以看出,诗中融入了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这反映了宋元时期禅宗思想的普及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 象征意义:诗中的动作和景象(如“打筋斗”)往往富含象征意义,如“打筋斗”可能象征着摆脱束缚、突破困境的瞬间。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诗人传达了更为深刻的人生哲理。
  1. 历史地位与影响
  • 在宋代,佛教文化与文学相互渗透,许多诗人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启发,而释梵琮作为僧人,他的诗歌自然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这首诗在宋代乃至后世都有较高的评价,被视为禅宗诗歌的经典之作。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诗不仅在中国受到广泛传颂,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显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偈颂九十三首其十五》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了深厚的佛教思想、禅宗哲学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探索。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