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五台山

五峰横绝汉,寒翠倚苍冥。
积雪无烦暑,高杉碍落星。
碛雪檐外见,边角坐中听。
师到栖禅夜,龙湫独灌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僧游五台山》是宋朝诗人释简长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和僧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的五台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五峰横绝汉,寒翠倚苍冥。
    积雪无烦暑,高杉碍落星。
    碛雪檐外见,边角坐中听。
    师到栖禅夜,龙湫独灌瓶。

  2. 诗歌鉴赏

  • 自然景观:《送僧游五台山》以“五峰横绝汉,寒翠倚苍冥”开篇,生动地描绘了五台山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五座山峰如同横亘于天地之间的巨大屏风,山峦叠嶂,气势磅礴。山上的树木覆盖着整个山坡,给人一种苍茫而寂静的感觉。在寒冷的天气里,这些树木依然郁郁葱葱,与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宗教氛围:诗中的第二句“积雪无烦暑,高杉碍落星”表现了五台山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这里的积雪虽然厚重,却不会让人感到炎热;高耸入云的树木遮挡住了星星,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 佛教修行:“碛雪檐外见,边角坐中听”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在此修行的情景。诗人站在寺庙的檐下,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感受到雪山的神圣。同时,坐在寺庙的角角落落中,聆听着僧人诵经的声音,感受着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 生活状态:“师到栖禅夜,龙湫独灌瓶”这两句描述了僧人在夜晚独自修行的场景。他们来到寺庙,静静地坐着,聆听着佛音,感受着内心的平静。在寺庙附近的龙湫寺,他们独自享用斋饭,享受着简朴而清净的生活。
  1. 诗歌背景
  • 释简长生活在宋朝,他对佛教有着深厚的信仰和了解。因此,他在创作这首诗时,不仅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五台山的自然景观,也能够深刻地表达出他对佛教的虔诚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这首诗,他向人们展示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浓厚的宗教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1. 诗歌影响
  • 《送僧游五台山》作为宋代的一首优秀作品,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都不容忽视。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文化背景。它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欣赏宋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

《送僧游五台山》是一首充满宗教情怀和自然美景的诗歌。通过对五台山自然景观和佛教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释简长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的瑰宝,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审美经验和精神滋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