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胡圣闻

别后沧波路几迷,竹风松雨共凄凄。
十年依旧双瞳碧,四海仍传一角犀。
池上溶溶浮日暖,山中物物是诗题。
先生莫道心如铁,可忍红英半著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胡圣闻》是宋代僧人释绍嵩所作的一首诗词作品。下面,将对《酬胡圣闻》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绍嵩,全名不详,据记载为宋人,是位僧人。
  2. 原文节选:诗的原文如下:“别后沧波路几迷,竹风松雨共凄凄”,“十年依旧双瞳碧,四海仍传一角犀”。
  3. 整体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分别后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别后沧波路几迷”描绘了离别后各自在江湖漂泊的迷茫。
  4. 创作背景:《酬胡圣闻》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5. 名家点评:关于《酬胡圣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有专家认为,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6. 相关轶事:在《酬胡圣闻》中,诗人还提到了“池上溶深浮日暖,山中物物是诗题”等句子。这些句子虽然不是直接表达情感的,但却为诗增添了一些意境和深度,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
  7. 文化意义:《酬胡圣闻》不仅是释绍嵩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阅读《酬胡圣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友情和自然美的深刻认识。

释绍嵩的《酬胡圣闻》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其高超的诗词技巧,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通过这首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宋代文化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