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雪堂呈子瞻

策杖南来寄雪堂,眼看花絮老风光。
主人今是天涯客,明日孤帆下渺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雪堂呈子瞻》是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策杖南行寄居于雪堂的情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因诗获罪,责令还俗。
  2. 诗歌原文:策杖南来寄雪堂,眼看花絮老风光。主人今是天涯客,明日孤帆下渺茫。
  3. 诗歌解析:诗中的“策杖南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南方道路上的情景,而“寄雪堂”则为这一旅途提供了目的地。诗句中“眼看花絮老风光”,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主人今是天涯客”,直接点明了诗人自身作为游子的境况。最后两句“明日孤帆下渺茫”,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及对未来旅程的不确定感。
  4.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后重回江湖之时。他因诗事获罪,被迫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7年),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
  5. 文化价值:作为释道潜的作品,《留别雪堂呈子瞻》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与情感表达,也能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
  6. 鉴赏评价: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7. 相关研究:关于《留别雪堂呈子瞻》,学界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对其艺术风格、历史背景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方面的探讨。这些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和价值。

可以看出《留别雪堂呈子瞻》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之处,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不仅是释道潜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的写照。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深入研究和赏析这首诗,无疑能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