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玉师室观霅川范生梅花

桃李韵粗俗,江梅清独妍。
幽姿有时睹,如揖姑射仙。
从来丹青手,默数三四贤。
徐熙擅江左,赵子名西川。
中间复谁何,绝特推老边。
风流迨兹泯,范子俄超然。
乃知苕霅胜,秀气常回旋。
斯人非画师,势利不可镌。
兴来即挥毫,游戏三昧前。
一枝岂易得,答子能拳拳。
横斜有馀态,肌粉含霏烟。
我来玩几席,叹赏徒留连。
恨无处士诗,二妙相并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玉师室观霅川范生梅花》是宋代诗人释道潜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淡雅,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执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领悟。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桃李韵粗俗,江梅清独妍。
    幽姿有时睹,如揖姑射仙。
    从来丹青手,默数三四贤。
    徐熙擅江左,赵子名西川。
    中间复谁何,绝特推老边。
    风流迨兹泯,范子俄超然。
    迺知苕霅胜,秀气常回旋。
    斯人非画师,势利不可鎸。

  2.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过玉师室观霅川范生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纯净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桃李韵粗俗,江梅清独妍”两句,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的高雅与独特,使其成为自然界中最令人赞叹的存在。
  • 艺术特色:此诗在艺术上采用了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尤其是结尾处提到“斯人非画师,势利不可鎸”,更是点出了诗人对于真实自然美的珍视和崇尚。
  • 文化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多有抒发个人情感和追求自然美景之作。释道潜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富含哲理,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释道潜生活的宋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们多关注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体验,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 作者介绍:释道潜,字无住,号灵溪,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画家。他的作品多以表达自然美、人生哲理为主,其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1. 诗歌赏析
  • 意象分析:《过玉师室观霅川范生梅花》中的每一个词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意象,如“桃李韵粗俗,江梅清独妍”直接描绘了两种花的形态与气质,前者粗俗,后者清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情感表达: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深沉而又内敛的,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特别是结尾处的“如揖姑射仙”,更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

《过玉师室观霅川范生梅花》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份对自然之美深深热爱和尊重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