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圣可证师

吾道日凋丧,末流殊可嗟。
师门互开辟,学者如泥沙。
欲求超然姿,驽厩搜渥洼。
子初为儿童,岐嶷众所夸。
长能游学海,宛转穷津涯。
谁知蓬蒿底,忽睹挺生麻。
向来挈瓶盂,同我栖烟霞。
朝昏事禅悦,神观静不哗。
子今未三十,涵养滋根芽。
行看觉苑中,绰现优昙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圣可证师》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九月,时作者在铅山玉山寺。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形式写景抒情,点明题旨:秋天来临,树叶凋落,只有松柏依然青翠。接着用“君”字称呼对方,表示亲切,并从“霜露”二字生发感慨。“岁寒”三句,承上启下,由物及人,借物喻情,抒写胸怀。后四句则以议论作结,强调坚持操守、保持节操的重要。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和翻译:

《赠圣可证师》
黄庭坚

秋色到湖边,
山僧采红叶。
林深见南山,
心与万法歇。

霜露所沾衣,
明月来为洗。
清风吹衣裳,
飒飒如有人。

我行欲何求,
天下有知者。
静坐不自思,
万事得齐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黄庭坚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自然、简洁、明快的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