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都监赵思正崇班容膝庵

公子居闲厌华屋,一官江海辞羁束。
端能有志学渊明,数板垣墙营小筑。
榜名容膝雅所宜,寄傲南窗聊自足。
祖宗承平逾百年,胄绪蕃衍如云烟。
敦诗阅礼不胜数,人物似君尤卓然。
论文讲蓺未易料,虚己下士常折旋。
忆昔初逢大梁下,风味向人如倒蔗。
苦遭猿鹤促还山,回首相望惊百舍。
谁言江路渺云涛,一舸春风重命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都监赵思正崇班容膝庵》是宋代诗人释道潜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公子居闲厌华屋,一官江海辞羁束。
    端能有志学渊明,数板垣墙营小筑。
    榜名容膝雅所宜,寄傲南窗聊自足。

  2. 诗歌赏析

  • 隐居之志:诗人通过“公子居闲”这一表述,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繁华的城市中感到厌烦,选择了一种更加宁静的生活方式。
  • 淡泊名利: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淡薄,认为只有远离尘嚣,才能真正地追求内心的平静。
  1. 写作背景
  • 《过都监赵思正崇班容膝庵》创作于宋朝,当时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文人士大夫普遍有较高的修养和品味。在这样的背景下,释道潜的创作更能够反映出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
  • 该作品体现了宋人对于隐逸文化的推崇,这种文化在当时社会中有着广泛的认同和传播。

《过都监赵思正崇班容膝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也是一幅描绘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会价值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谐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