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悟和尚

无累无机祇任缘,一斋长掩古松边。
寒垂白发过深雪,不下青林知几年。
木叶当薪烧更暖,姜苗为屦著难穿。
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悟和尚》是宋代诗人释遵式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认识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人。他出身于一个有学问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时,遵式投靠东山义全剃发出家,并在太宗雍熙元年从宝云义通受业。这样的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能够以更加超脱的视角去观察世界。

《寄悟和尚》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首句“无累无机祇任缘”,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因为当时的文人多被世俗烦扰所累,难以做到真正的超然。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古松边一斋长掩,木叶当薪烧更暖,姜苗为屦著难穿。这些细节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没有直接议论人生或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诗人以寒垂白发过深雪,不下青林知几年等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两句,也透露出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像自己一样,放下世间的纷扰,寻找一种心灵的归宿。

《寄悟和尚》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释遵式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的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