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幡竞辨 其二

不是风幡何处著,新开作者曾拈却。
如今懵憧痴禅和,谩道玄玄为独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幡竞辨·其二》是宋代释重显创作的诗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修为,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以下是对《风幡竞辨·其二》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释重显(约1086年—约1153年),号无门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和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了禅宗的思想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其作品以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著称。

  2. 诗作原文及解析:首句“不是幡兮不是风”,意味着风和幡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实体,而是相互关联的存在。这种理解突破了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体现了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次句“衲僧于此作流通”,则是指禅宗僧人通过实践来传播佛法,强调了修行者的实践性和行动力。

  3. 诗作主题:此诗反映了释重显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特别是他提出的“不立文字”的观点,即不应拘泥于文字和形式,而应通过实践体验和直接感受来领悟佛法。

  4. 文学价值:《风幡竞辨·其二》在宋代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一首宗教哲学诗,也是禅宗思想的一种体现。该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

《风幡竞辨·其二》不仅展示了释重显深邃的佛学造诣,还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禅宗思想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作为研究宋代佛教文化和文人思想的重要文献,此诗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