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 其十五

至道无难,万水千山。
唯嫌拣择,鹄黑乌白。
才有是非还护惜,不会不知全得力。
明白里头如放行,腰金犹颂青青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五十七首 其十五》是宋代僧人释慧远创作的一组偈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释慧远,是宋代的一位僧人,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佛教文化和文学创作上。他的诗歌多以佛理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禅宗的思想,展现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1. 诗作原文
  • 老胡一击许谁知,大冶红炉片雪飞。青草冢间留不住,白云还望故山归。
  • 接着一个半个,觅得三文两文。谁知破布袋里,许多弥勒世尊。
  • 良哉观世音,旋闻与声脱。犬吠驴鸣休未休,世出世间活鱍鱍。
  • 见处孤危立处高,急如石火利如刀。到家问路家何在,掀倒棋盘脱布袍。
  • 电卷星飞,珠回玉转。打破面皮,赤心片片。三唤三应,更饶贴称。
  • 月逗寒窗,水归巨浸。负汝负吾,全锋敌胜。起模画样弄精魂,拂迹除踪更见人。
  • 行到水穷山尽处,满天云散月华明。行行月冷风高,步步山寒水深。
  • 逢人披肝露胆,见义劈腹剜心。你爱我笊篱,我爱你木杓。主山才放高,案山又岌嶪。
  • 居士大同师,将错便就错。归去来兮天地宽,一对铁槌何处著。佛性分明脱有无,醋酸何用挂葫芦。
  1. 主题思想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禅宗哲理的传达,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物欲的人生态度。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善于利用对比(如“青山白云”与“红尘俗事”),以及象征(如“破布袋”、“三文两文”象征着世间的虚幻与虚无)。
  • 诗中蕴含着深刻的禅宗哲理,如“白云还望故山归”,反映了禅宗中的“回归本源”的思想。
  1. 历史影响
  • 《颂古五十七首》及其其中的《颂古五十五首》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其对禅宗思想的探讨和表现方式,为后来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路。

《颂古五十七首 其十五》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探讨,以及对自然美和心灵自由的赞美。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