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 其七

不汝还者复是谁,残红流在钓鱼矶。
日斜风定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五十三首 其七》是一首宋诗,作者是释文礼。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哀伤的场景:在夕阳斜照、微风停歇的时刻,钓鱼矶上,残红如同燕子一般被飞回。这里的“残红”指的是凋零的花瓣,燕子衔着水边的残红飞去,营造出一种凄美和离别的氛围。诗人用这样的意象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无常和短暂性的感慨。

从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宋代佛教偈颂。偈颂是一种佛教文学形式,通常以四行或更多行组成,每行字数相等,韵脚固定。这种文学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在宋代达到鼎盛。释文礼的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这首诗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颂古五十三首》中的其他作品,如释绍昙所作之《美如西子离金阙》等,都体现了佛教对于人生苦乐、世间万象的深刻理解。这些诗篇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佛教的教义和修行者的心境。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宋代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诗人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世界。释文礼的诗歌,无论是描写自然景色还是表达哲理思考,都显示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巧和深邃的文学修养。

这首《颂古五十三首 其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追求。通过欣赏和研究这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