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 其十三

堕脱知何处,凭君子细看。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五十三首 其十三》是宋代僧人释德光所作的一组偈颂。该作品以其独特的宗教色彩和深邃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以及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解读《颂古五十三首 其十三》:

  1. 作者简介:释德光是宋代的一位僧人,他不仅创作了这首偈颂,还编订了《天童寺志》,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2. 作品原文
    出得山来早是迟,却于世上讨便宜。
    直饶一念超三界,好与拳头劈面椎。
    一亩之地,三蛇九鼠。
    尊者亲曾见佛来,双眉策起笑颜开。
    古今不隔丝毫许,天上人间孰可陪。

  3. 整体翻译: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出家的僧人从山上下来后的生活状态。”出得山来早是迟,却于世上讨便宜”表达了僧人虽然已经出家,但仍然追求世俗中的方便和利益;”直饶一念超三界,好与拳头劈面椎”则是说即使有了出世的智慧,也要像打人一样直接面对世间的问题。

  4. 词句注释:在注释中需要解释诗中的一些关键词汇或典故,如“三界”、“尊者”等,这些词语在佛教文化中有特定的含义和应用。同时,对于诗中的象征和比喻也要给予充分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深层含义。

  5. 白话译文:这首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出家人在世俗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尽管他们已经出家,但仍然需要在世间寻找生活的方式和机会,有时候这种寻找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甚至冲突。

  6.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德光的生平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德光可能有过出家的经历,但在后来的生活过程中,他可能面临着各种世俗的挑战和诱惑。因此,他的这首偈颂也许就是对这些经历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7. 名家点评:可以查阅一些关于释德光及其作品的研究论文或评论文章,其中可能会有对这首诗的分析或评价。这些评论可能会涉及到诗的主题、风格、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8. 轶事典故:在研究释德光及其作品时,还可以查找与他相关的其他轶事或典故。这些信息可能会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和背景。

  9. 作品赏析鉴赏:在阅读了释德光的《颂古五十三首 其十三》后,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和鉴赏。这包括诗歌的语言特点、意象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颂古五十三首 其十三》不仅是一首宗教题材的诗歌,更是一部包含了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僧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