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午时书,妖邪尽扫除。
一堂风悄悄,千古意如如。
蒲饮先春雪,粽餐明月珠。
舌头如具眼,醉饱乐无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五五午时书,妖邪尽扫除。
一堂风悄悄,千古意如如。
蒲饮先春雪,粽餐明月珠。
舌头如具眼,醉饱乐无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是唐代僧人贯休所作的诗。贯休,俗姓蒋,字德辉,婺州金华人,唐代著名的诗僧。他一生坎坷,历尽沧桑,曾于公元866年(唐僖宗干符元年)入蜀,后寓居简州(今四川简阳市),故世称“简和尚”,又称为“三教衲”,尊称“禅月大师”。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贯休在一次出家仪式上所作的颂文,用以表达自己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坚定决心。全诗通过描绘佛祖的崇高形象和庄严法相,以及对其教诲的感激之情,体现了贯休对于佛法的深厚理解和坚定信仰。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灵转变和精神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