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婆

野翁有汤婆,爱逾美淑姬。
视之若彭亨,虚中而无为。
冬日则饮汤,身唯一衲随。
曾不涴脂粉,简洁良易资。
终宵暖吾足,贞静无邪思。
德音之所同,可作偕老期。
誓不中道绝,若彼氓蚩蚩。
作诗以遗婆,婆听当勿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汤婆,又称为“锡夫人”、“脚婆”等,是一种传统的家庭取暖用具。其制作材质多样,包括铜、锡和陶瓷,具有独特的形状,通常是南瓜形状,小口,内部有厣子以防水渗漏。下面详细介绍关于汤婆的相关信息:

  1. 起源发展:汤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时期,当时便已有此物,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流行于民间。汤婆的制作材料和样式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了多种变化,但其基本功能—暖被窝—保持不变。

  2. 使用场景:汤婆通常置于被窝中,热水从上方的开口倒入,通过加热来提高被窝的温度。这种设计使得在寒冷的冬夜中能够享受到一个暖和的休息环境。

  3. 文化意义:汤婆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取暖工具,它还承载了一定的文化意义。例如,明代诗人杨慎在其诗作中提到的“汤婆”,便是对这种取暖器具的形象描述。

  4. 现代应用:在现代社会,汤婆依然有着它的身影。除了作为传统取暖设备外,一些创意设计让汤婆变得更加时尚和实用。比如,有的汤婆结合了保温杯的设计,既保暖又能装水。

汤婆作为一种古老的取暖器具,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汤婆虽然不再是主流的取暖手段,但它依然有其特定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