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老渔

秋浦老渔人不识,清溪数湾船一只。
钓竿垂垂钓丝直,眼光过似溪光碧。
得鱼归来不自吃,开笼分与白鹇食。
却来独坐矶头石,对著斜阳诵周易。
恐是渭滨姜子牙,安得文王与同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浦老渔》是宋代诗人释文珦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渔人在秋天湖边垂钓的情景,诗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意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秋浦老渔》全文如下:“秋浦老渔人不识,清溪数湾船一只。钓竿垂垂钓丝直,眼光过似豀光碧。得鱼归来不自吃,开笼分与白鷳食。却来独坐矶头石,对著斜阳诵周易。”
  1. 诗人简介
  • 释文珦(768–835),字休默,号潜山居士,是唐代晚期著名的隐士和学者。他的生平多有传说,据说他一生未曾入仕,过着隐居生活,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在佛教禅宗方面也有深入研究和实践。
  1. 诗歌主题
  • 《秋浦老渔》的主题是通过对一位老渔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绘来反映人生的哲理思考,尤其是关于名利、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探讨。通过老渔人的隐逸生活方式,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和反思。诗中的“渭滨姜子牙”可能暗指姜尚辅佐周文王的故事,用以比喻自己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即像姜太公那样辅佐明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 诗歌风格
  • 《秋浦老渔》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诗人通过简洁生动的文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隐逸高洁的老渔人形象,并通过其行为举止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这种风格既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1. 文化意义
  • 《秋浦老渔》作为一首描写自然风景和隐逸生活的诗作,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秋浦老渔》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它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升华。

《秋浦老渔》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思考的诗作,也是宋代隐逸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解读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