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十三

布袋头,今日结。
上三星,下半月。
观著重添眼中屑。
没理会,易分别。
若要通身冷汗流,嚼碎通红块生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十三》是宋代僧人释月涧创作的一首偈颂,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佛教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词原文
  • 布袋头,今日结
  • 解释:指布袋和尚,因其头顶如袋而得名。“今日结”可能意味着他的出家或修行。
  • 上三星,下半月
  • 解释:星宿名,代表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斗七星,象征指引与智慧。
  • 观著重添眼中屑
  • 解释:观察者可能会因为过分关注而产生不必要的烦恼,就像眼中的尘埃一样。
  • 没理会,易分别
  • 解释:忽视或者不关心会使事物变得容易区分和分辨。
  • 若要通身冷汗流,嚼碎通红块生铁
  • 解释:形容极度的困惑或者思考,以至于身体都出汗了,比喻思考之深、之苦。
  1. 诗词赏析
  • 意境深远:此诗通过简洁的词句展现了一种深刻的禅宗意蕴。布袋和尚的形象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修行以及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
  • 哲理性强:诗句通过对星宿的解释,探讨了观察与思考的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状态。这种哲学探讨使得整首偈颂不仅是宗教文本,也是文学作品。
  • 语言精炼:尽管诗歌内容深邃,但作者使用的语言却极为简练,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这体现了宋词特有的文风特点。
  1. 文化背景
  • 禅宗文化:宋代是中国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释月涧作为一位禅师,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禅宗思想的影响。
  • 文人墨客:释月涧的作品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佛学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是文化交流的一种体现。
  1. 社会影响
  • 宗教传播:这首偈颂的传播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佛教教义的理解。通过诗歌的形式,佛教的智慧和教义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 文学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丰富了宋词的艺术表现,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本。
  1. 个人感悟
  • 思考人生:通过对“布袋头,今日结”等句子的解读,读者可能会对生活、修行乃至于人生的意义有更深的思考。
  • 心灵慰藉:诗中的哲理和禅意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帮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三》不仅是宋代佛教文化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古人对于生命、宇宙和内心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宗教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