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不识剑剑下死,虎不识阱阱中死。
从上诸老,各设机关,甚于剑阱。
汝等诸人,闻如不闻,见如不见,方有少分相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蛟不识剑剑下死,虎不识阱阱中死。
从上诸老,各设机关,甚于剑阱。
汝等诸人,闻如不闻,见如不见,方有少分相应。
《偈颂一百零三首》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其中第五十七首为:“不须觅大千世界,但向恒沙人里看。有佛出家作和尚,无僧处有观音。”
这一首诗的意境深远而深邃,它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人生、世界的深刻思考和领悟。这首诗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描述大千世界的繁华喧嚣,而是通过观察恒沙人里的生活,揭示了一个更加本质和真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佛教的存在就如同观音菩萨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诗歌还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在恒沙人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出家为和尚的僧人,他们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达到解脱的境界。然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没有出家做和尚的人,他们同样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表明,无论是否出家为和尚,修行都是人们追求真理和解脱的重要手段。
《偈颂一百零三首》中的第五十七首诗通过观察恒沙人里的佛教徒和普通人的生活,揭示了一个更加真实和本质的世界。同时,它也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无论是出家为和尚还是普通人,都可以通过修行来达到解脱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