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七首 其三十六

西峰今年结夏,全然不成保社。
一日两头薄粥,大家忍饥无暇。
虽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权且飏在师子岩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六十七首 其三十六》是宋代诗人释原妙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及其翻译
  • 原文
    西峰今年结夏,全然不成保社。
    一日两头薄粥,大家忍饥无暇。
    虽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权且飏在师子岩下。
  • 翻译
    西峰今年结夏,全然不成保社。
    一天两次稀粥,众人忍饿无暇。
    即使真如佛性,菩提涅槃,暂时飘扬在师子岩下。
  1. 诗词赏析
  • 意象解读:诗中的“西峰”和“师子岩”等元素,可能寓意着某种精神寄托或修行之地。
  • 情感表达: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艰苦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于佛法真谛的探求。
  • 哲理思考:“真如佛性”和“菩提涅槃”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宗教和哲学深层次的思考。
  1. 作者介绍
  • 释原妙:南宋诗人,字无咎,号石林。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以及个人的生活感悟和宗教信仰。《偈颂六十七首 其三十六》可能是他晚年的作品,通过佛教思想来抒发个人的感慨。

《偈颂六十七首 其三十六》不仅作为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哲理思考也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以及诗人的个人生活和宗教信仰。

相关推荐